13.3.11干涉
1.命令格式
命令行:Interfere
菜 单:[绘图]→[实体]→[干涉(I)]
工具栏:[实体]→[干涉]
选取两批实体进行比较,并用两个或多个实体的公共部分创建三维组合实体。
2.操作步骤
把图13-27(a)中两个实体相干涉的部分创建实体,结果如图13-27(b)所示。
(a) (b)
图13-27 用Interfere命令创建干涉实体
命令: Interfere 执行Interfere命令
选择第一批Acis对象: 点选圆柱体 指定发生干涉的实体
选择集当中的对象: 1 提示选择对象数量
选择第一批Acis对象: 回车结束第一批对象的选择
选择第二批Acis对象: 点选楔体 指定发生干涉的实体
选择集当中的对象: 1 提示选择对象数量
选择第二批Acis对象: 回车结束第二批对象的选择
将 1 实体同 1 实体比较.干涉实体对数目: 1 提示发生干涉的结果
创建干涉实体吗? 是(Y)/<否(N)>: y 创建干涉对象
高亮显示相互干涉的实体对吗? 是(Y)/<否(N)>: 回车结束命令
3.注意@
Interfere 将亮显重叠的三维实体。若用户只选择第一个选择集,在提示选择第二批对象时按 ENTER 键,系统将对比检查第一集合中的全部实体。若用户在提示选择两批 ACIS 对象时定义了两个选择集,系统将对比检查第一个选择集中的实体与第二个选择集中的实体。若在两个选择集中包括了同一个三维实体,系统会将此三维实体视为第一个选择集中的一部分,而在第二个选择集中忽略它。
在选取了第二批 ACIS 对象后,按回车键系统会进行各对三维实体之间的干涉测试。重叠或有干涉的三维实体将被亮显,并显示干涉三维实体的数目和干涉的实体对。
13.4编辑三维实体
13.4.1并集
1.命令格式
命令行:Union
菜 单:[修改]→[实体编辑]→[并集(U)]
工具栏:[实体编辑]→[并集]
通过两个或多个实体或面域的公共部分将两个或多个实体或面域合并为一个整体。得到的组合实体包括所有选定实体所封闭的空间。得到的组合面域包括子集中所有面域所封闭的面积。
2.操作步骤
图13-28(a)中两个圆柱体垂直相交,用并集命令将这两个实体合为一个整体,结果如图13-28(b)所示。
(a) (b)
图13-28 用Union命令将实体合并
命令: Union 执行Union命令
选取连接的 ACIS 对象: 点选一个圆柱 指定合并对象
选择集当中的对象: 1 提示选择对象数量
选取连接的 ACIS 对象: 点选另一个圆柱 指定合并对象
选择集当中的对象: 2 提示选择对象数量
选取连接的 ACIS 对象: 回车结束命令
13.4.2差集
1.命令格式
命令行:Subtract
菜 单:[修改]→[实体编辑]→[差集(S)]
工具栏:[实体编辑]→[差集]
将多个重叠的实体或面域对象通过“减”操作合并为一个整体对象。
2.操作步骤
图13-29(a)中大的圆柱体和小的圆柱体相交,利用差集命令,将大圆柱体减去小圆柱体,达到在大圆柱体上打孔的效果,结果如图13-29(b)所示。
(a) (b)
图13-29 用Subtract命令将大圆柱体打孔
命令: Subtract 执行Subtract命令
选择从中减去的ACIS对象: 选择大圆柱体 选择需要留下的对象
选择集当中的对象: 1 提示选择对象数量
选择从中减去的ACIS对象: 回车结束选择留下的对象
选择用来减的ACIS对象: 选择小圆柱体 选择除去的对象
选择集当中的对象: 1 提示选择对象数量
选择用来减的ACIS对象: 回车结束命令
13.4.3交集
1.命令格式
命令行:Intersect
菜 单:[修改]→[实体编辑]→[交集(S)]
工具栏:[实体编辑]→[交集]
选取两个或多个实体或面域的相交的公共部分交集,创建复合实体或面域,并删除交集以外的部分。
2.操作步骤
将图13-30(a)中两实体相交部分形成新的实体同时删除多余部分,结果如图13-30(b)所示。
(a) (b)
图13-30 用Intersect命令留下实体相交部分
命令: Intersect 执行Intersect命令
选取被相交的 ACIS 对象: 选择一个实体 选择要编辑的实体
选择集当中的对象: 1 提示选择对象的数量
选取被相交的 ACIS 对象: 选择另一个实体 选择要编辑的实体
选择集当中的对象: 2 提示选择对象的数量
选取被相交的 ACIS 对象: 回车结束命令
13.4.4实体编辑
1.命令格式
命令行:Solidedit
菜 单:[修改]→[实体编辑(N)]
对实体对象的面和边进行拉伸、移动、旋转、偏移、倾斜、复制、着色、分割、抽壳、清除、检查或删除等操作。
2.操作步骤
将图13-31(a)中实体的一个面进行拉伸,结果如图13-31(b)所示。
(a) (b)
图13-31 用Solidedit命令拉伸实体的一个面
命令: Solidedit 执行Solidedit命令
输入一个实体编辑选项: 面(F)/边(E)/体(B)/放弃(U)/<退出(X)>: F 指定对实体的面进行编辑
输入面编辑选项: 拉伸(E)/移动(M)/旋转(R)/偏移(O)/倾斜(T)/删除(D)/复制(C)/着色(L)/放弃(U)/<退出(X)>: E 指定进行拉伸操作
选择面或 [删除(R)/撤消(U)]: 找到1个面 选择要拉伸的面
选择面或 [删除(R)/撤消(U)/选择全部(A)]: 回车结束对象选择
指定拉伸高度或拉伸路径(P): 5 指定拉伸长度
指定拉伸的倾斜角度 <0>:0 指定倾角
输入面编辑选项: 拉伸(E)/移动(M)/旋转(R)/偏移(O)/倾斜(T)/删除(D)/复制(C)/着色(L)/放弃(U)/<退出(X)>: 回车结束面编辑
输入一个实体编辑选项: 面(F)/边(E)/体(B)/放弃(U)/<退出(X)>: 回车结束命令
以上各选项含义和功能说明如下:
面(F):编辑三维实体的面。
拉伸(E):将选取的三维实体对象面拉伸指定的高度或按指定的路径拉伸。
移动(M):以指定距离移动选定的三维实体对象的面。
(a) (b)
图13-32 用Solidedit命令移动面示意
旋转(R):将选取的面围绕指定的轴旋转一定角度。
(a) (b)
图13-33 用Solidedit命令旋转面示意
偏移(O):将选取的面以指定的距离偏移。
(a) (b)
图13-34 用Solidedit命令偏移孔示意
倾斜(T):以一条轴为基准,将选取的面倾斜一定的角度。
(a) (b)
图13-35 用Solidedit命令倾斜孔示意
删除(D):删除选取的面。
(a) (b)
图13-36 用Solidedit命令删除斜面示意
复制(C):复制选取的面到指定的位置。
(a) (b)
图13-37 用Solidedit命令复制面示意
着色(L):为选取的面指定线框的颜色。
边(E):编辑或修改三维实体对象的边。可对边进行的操作有复制、着色。
体(B):对整个实体对象进行编辑。
压印:选取一个对象,将其压印在一个实体对象上。但前提条件是,被压印的对象必须与实体对象的一个或多个面相交。可选取的对象包括:圆弧、圆、直线、二维和三维多段线、椭圆、样条曲线、面域、体及三维实体。
图13-38 用Solidedit命令压印示意
分割实体:将选取的三维实体对象用不相连的体分割为几个独立的三维实体对象。注意只能分割不相连的实体,分割相连的实体用“剖切”命令
抽壳:以指定的厚度创建一个空的薄层。抽壳时输入的偏移距离,距离值为正,则从外开始抽壳,若为负,则从内开始抽壳。
图13-39 用Solidedit命令抽壳示意
清除:删除与选取的实体有交点的,或共用一条边的顶点。删除所有多余的边和顶点、压印的以及不使用的几何图形。
图13-40 用Solidedit命令清除多余对象示意
3.注意@
Solidedit命令包含的内容有三大部分:面、边、体。其中对面的编辑最为常用,也最为复杂,用户要仔细体会每个小命令的作用。
13.4.5三维阵列
1.命令格式
命令行:3darray
菜 单:[修改]→[三维操作(3)]→[三维阵列(3)]
在立体空间中创建三维阵列,复制多个对象。
2.操作步骤
将图13-41(a)中的实体按3行3列3层进行矩形阵列,结果如图13-41(b)所示。
(a) (b)
图13-41 用3darray命令进行三维阵列
命令: 3darray 执行3darray命令
选取阵列对象: 点选立方体 选择需阵列对象
选择集当中的对象: 1 提示选择对象数量
选取阵列对象: 回车结束对象选择
阵列样式: 环形(P)/中心(C)/<矩形(R)>: R 选择矩形阵列
阵列的行数 <1>: 3 指定行数
列数 <1>: 3 指定列数
层次数 <1>: 3 指定层数
指定行间距: 15 指定行间距
指定列间距: 15 指定列间距
层次的深度: 15 指定层间距,回车结束命令
以上各选项含义和功能说明如下:
环形阵列(P):依指定的轴线产生复制对象。
矩形阵列(R):对象以三维矩形(列、行和层)样式在立体空间中复制。一个阵列必须具有至少两个行、列或层。
13.4.6三维镜像
1.命令格式
命令行:Mirror3d
菜 单:[修改]→[三维操作(3)]→[三维镜像(M)]
以一平面为基准,创建选取对象的反射副本。
2.操作步骤
将图13-42(a)中的实体按端面部分进行镜像,使之成为一个对称的管路,结果如图13-42(b)所示。
(a) (b)
图13-42 用Mirror3d命令进行三维镜像
命令: Mirror3d 执行Mirror3d命令
选择对象: 点选实体 指定需镜像的对象
选择集当中的对象: 1 提示选择对象数量
选择对象: 回车结束选择对象
确定镜面平面:对象(E)/上次(L)/视图(V)/Z轴(Z)/X-Y面(XY)/Y-Z面(YZ)/Z-X面(ZX)/<3点面(3)>: 点选镜像面上一点
面上第二点: 点选镜像面上第二点
面上第叁点: 点选镜像面上第三点
删除原来对象? <否(N)> 回车结束命令
以上各选项含义和功能说明如下:
3点面:通过指定三个点来确定镜像平面。
对象(E):以对象作为镜像平面创建三维镜像副本。
图13-43 用选择对象方式确定镜像面
上次(L):以最近一次指定的镜像平面为本次创建三维镜像所需要的镜像平面。
视图(V):以当前视图的观测平面来镜像对象。
Z轴(Z):以平面上的一点和垂直于平面的法线上的一点来定义镜像平面。
图13-44 用法线方式确定镜像面
X-Y面、Y-Z面、Z-X面:以 xy、yz 或 zx 平面来定义镜像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