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三板模型开量:PL1=废料长度(垂直距离)+10 (机械手取)PL1=灌嘴口到浇口长度(相对距离)+15 (自动取下)PL2=A+2~3MM
122.对大部品或部品外观有要求时,常采用模仁冷却,有时模仁与模板同时冷却,甚至滑块、斜销也会开冷却孔。对镜片模冷却回路为井字型。对于一些大型模具,像本体,前后盖,镜筒模具(YKMA-1116),101、101A也开设水孔加热起到维持温度平恒,开模运动顺畅作用。
123.点浇口流道与浇口有一定相关关系。
124.检测时人为误差一般为2umm ,千分尺测定时,接触部品时响3 声为宜,测定温度为22℃+0.5℃。
125.镜面模具一般采用入子顶出形式,大部品其#301 上一个入子需两个拉杆,这样入子顶出不平衡,就容易拉伤入子,特别是巽形入子。如1024,1141,如下图把入子下端逃空,104 板上装上导套,用螺丝把入子与导柱由圆形导向块连接于107 板,在导套内作导向运动,这样量产时会更顺畅。
126.PSF材料不易产生静电,但价格为PC 的2-3 倍,因此高档产品选用PSF,而一般产品选用PC。
127.如下图1、2 部品,要检测图2 上的凸点高度,做图3示治具,把图2 箭头所示处帖在图3箭头所示处,把治具3 翻转后即可测定。
128.该模具加工的顺序为:
A.凸点先不加工,平面咬花.
B. 然后,检测该平面的平面度,修模直到OK.
C.最后才加工所有的凸点,其中,部品上凸点的高度应比侧面的两条筋低处0.03~0.05mm,这一点应该在打合时向客户提出.
D.再后, 抛光凸点, 抛光时应该在30-50 倍的放大镜下抛。(平时抛光也最好在5 倍的放大镜下抛),抛光前的机加工(用加工中心铣出,而不能用放电,以免凸点大小不均)余量应留0.03mm 左右,供抛光。
129.镜面抛光可达0.05um, 抛光前应该预留0.03,精度要求高时一定预留多一些,以备下次有型修量(用机器抛光要均匀些)。
130.潜伏式浇口其浇口应开在斜面上,而不应开在平面上,以防进胶时直接冲击模仁,和在部品上产生焦痕。
131.部品浇口处出现焦痕时对策:降低压力,降低注射速度,以便减低材料剪切力。
132.在识部品图时,用涂色或标注面高方式,基准要求尽量统一,基准为0.00,基准以上为“+”,基准以下为“-”,一般图面标注主视图及俯视图即可,但对本体之类复杂图面,应标注6 个面。
133.3 次元测定头有三种:
134.部品很薄的刀口部成形压力大时易碎化,塑料加玻璃纤维时更加容易碎化。
135.在成形如下图部品时,T=2/3t,当有外观(细咬花)时,T=1/2t,部品不易缩水。
136.成形如下图部品时,T>2/3t时,外观不易产生光泽,在角度A 越小(30°)或R 时越不易产生光泽,因为这样不会使树脂逆流,形成光泽不一样。
137.如下部品,点浇口分布应满足:流动性好的材料l / t=60~70(甚至100 也行),l 为点浇口至最远处距离,t 为平均肉厚,含玻璃纤维20%时l /t=40~50,不正常肉厚时l / t=40~50。
138.材料流动时,如下图示,材料分两种:结晶性,后收宿大,吸水性强,如镜筒用的POM,PBT,PP,在48H 后测定才稳定﹔非结晶性,如ABS,PC。
139.当3D 寸法公差为单向公差时,应向客户检讨,尽量调为双向公差﹔对大面积肉薄部品为保证成形厚度,采用追加浇口﹔有时表面不能抛太光,特别是作镜面时,会粘住离型不良,#5000 就会发生真空凝质,可再抛粗一些做光学镜片的材料,钢材应含镍15%以上。
140.STAVAX分三级:一般级,MS 级,ES 级(光学用镜面)。
141.SKD61分两级:一般级,锻造级,没有方向性,性能好。
142.ZDC2铝纤合金,用于相机三角架螺丝,相机前端交换镜头部分。
143.如下图部品应满足:b=1/4~1/3t﹔a=1/2c,图2 单边凹槽应开在浇口流向的一方,以免直接冲击柱子。
144.模具设计时要考虑机械手的取出空间。
145.架模速度最快为6 秒即全自动架模,一台注模机20 万。采用模具预先加热水孔,设计时水孔连接好,架模时只留进出水口中。台湾架模速度为3 分钟左右。
146.型内切断浇口,光学部件使用较多。
147.流道与品质关系:(特别是成形镜片时)。
148.型强度计算应考虑:成形锁模力,模板强度,模仁强度等。
149.镶件可用真空吸引。
150.压力感知器,用于检测模具内部压力损失,有时设计在顶针的末端(对小部品)。对大部品有时可以直接放在模腔内。